中国酒出海周报丨白酒和葡萄酒借旅游出海;海关助力青啤龙年限定款登陆多国;欧盟修订酒饮添加剂规定
林肯纪念堂上空的紫金山-ATLAS彗星,交通运输行业深度研究:链通全球:物畅其流 出海新通路
本月更新1911  文章总数61861  总浏览量4461748

螺旋星云NGC 7293

《 反叛的鲁路修》在 06 年的时候是部神作,为什么现在看来一般般?

变天!狂砍36万移民+87万临时居民!影响所有申请者...,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将于10月29日上午召开

守则校务公开防震减灾章程制度职责考勤目标管理档案突发事件规定人员职责预案应急

美文示范

快讯: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官网

记者注意到,此前山东大学、中山大学等校已开展微专业试点。2024年秋季学期,又有多所综合性高校微专业开始招生、开课。如,南开大学开设应用型、学科交叉型、全英文3种类型的微专业16个,每个微专业包含5~8门课程,总计15~20学分;上海外国语大学本学期“上新”了首批9个微专业,分别由9个二级学院负责开设;南京邮电大学学生今年9月初也可报名申请新开设的脑机接口与智能工程、智慧社会工作等12个微专业。

中山大学教务部主任陈省平告诉记者,“微专业的特点是‘小而精’,虽‘微’但不失‘专业’的性质,可以理解为优中选优的系统化课程模块。”陈省平说,在中山大学,微专业有两种实现形式,一是依托主修专业的微专业,二是跨学科微专业,2024学年学校56个院系共设置了88个微专业,各年级学生均可报名,最早于大一下学期报名,大二开始修读。“学生取得主修专业毕业资格,同时完成微专业培养方案的各项要求,可申请微专业证书,但该专业证书不在学信网标注。”

记者注意到,一些微专业在培养方案中列出了明确的修读条件。如南信大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微专业,要求报名学生须是大二及以上理工科本科生或理工科所有年级硕博士,还要求“学生需掌握python编程语言基础,了解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本原理,具备基本的计算机编程能力和算法设计能力;同时,需掌握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离散数学等基础知识。”“面试其实也是筛选,要求学生至少要有数学、计算机的一定基础,这样学起来入门相对容易些。”孟克表示。

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2021级学生邓栩瀛修读了管理学院“计算、数据与管理”跨学科微专业,他坦言,修读的初衷是希望了解更多跨学科知识,并在学习主修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时,了解学科知识在其他领域的应用过程与思路。“面对人工智能的快速迭代,计算机和管理学的交叉学习,可以为未来发展提供更多可能。我将来想跨学科读金融科技、商业分析的研究生,有交叉学习背景会是申请时的优势。”

在陈省平看来,微专业的培养目标主要有三个方面:其一,通过专业、科学的设计,让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获得较为系统的跨学科知识储备;其二,学生经过交叉学习,更高效、更敏锐地发现学习兴趣,初步规划接下来深造和就业的方向,有针对性地开展进阶和精深学习。其三,通过与不同学科专业同学的相处与交流,扩大朋友圈,积累多学科背景的同学网、学术网,提高团队合作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总之,希望通过微专业,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继而更好培养和提升创造性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官网,增强学校人才自主培养能力。”

“丰富的跨学科视野和更为多样的技能”在邓栩瀛看来是修读一年来最大的收获,“一方面,扩展了知识面;另一方面,为主修学习提供了有益补充。例如,‘博弈与运筹’‘大数据商业分析’等课程,让我学会了如何运用数据分析和优化算法解决实际问题,加深了我对数字化运营与管理的理解。‘数字化商业模式’‘金融科技’等课程,则通过具体的案例,加深了我对计算机与商业相结合的认知和理解。”

孟克表示,交叉学科类微专业本来就是学科融合产物,开设时保留了学校学科的鲜明特色。“如我校人工智能微专业很多师资来自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学院,打通了师资配置,也形成了自身特色: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类似‘微专业’比较重视软件基础,再加入模式识别、深度学习、心理学等内容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官网,对南信大而言,自动化色彩更突出。”

不仅如此,正因为鲜明的就业实操导向,南信大的微专业设置通常包含有约四分之一学分的专业实践环节。如“人工智能大模型微专业”的“大模型综合实践”必修课,通过项目驱动的形式,以华为、航天宏图、阿里巴巴等企业需求为背景,以智慧教育、智慧气象、智慧医疗为依托设定实践项目,让学生以三人团队的形式完成,培养学生跨学科运用大模型的能力。“不仅有企业导师参与到课程指导中,企业工程师还会参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毕竟其对社会需求敏感度更高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官网,更清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孟克介绍。

浙江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发展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马陆亭表示,专业既是一种知识分类体系,也是一种制度安排,“因为客观世界研究对象和问题太过复杂,才有了专业分工。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所谓‘专门’就是分专业教学。但毕竟这种安排一般具有较强‘刚性’——所需培养的时间较长,灵活度比较低,其边界划分也有一定主观因素。对客观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性,又导致了专业之间综合、融合的需要,所以又产生了学科交叉、通识教育、双学位等,弥补划分过细造成的狭隘性。”

马陆亭表示,设立微专业也是一种修正、弥补的探索,不仅修读时间相对少,较为灵活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官网,也有适应就业市场的变化、学生兴趣点和人生规划的弹性。“实践表明,越结构化强的知识体系,越容易迁移。学好主修专业一是为未来专业相关工作打基础,二是奠定合理的知识结构,即使将来不从事相关工作,也能具备知识迁移的能力,这是碎片化学习替代不了的。而微专业可以对此进行合理调整和补充——若不喜欢本专业或本专业所学无法满足更广泛的个性化需求,如跨领域就业、跨专业深造等,微专业可以起到弥补、调节作用,达到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深度和延展皆备的效果。”

“由于学习需要占用周末休息时间,首先,学生需要真正感兴趣,有自驱力;其次,不少微专业的课程是核心前沿课程,也有一定的挑战性,需要花时间去钻研,”孟克表示,“微专业培养的目标,一是一专多能,二是强化快速适应、和需求相对接的能力,所以,希望学生真正基于自身兴趣和未来规划,在保证主修专业学习、学有余力和充分兴趣的条件下选择,作为专业知识、能力、素养的拓展和延伸。”孟克表示,南信大近年还准备把微专业规模扩充到20至30门,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

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官网

微专业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之举。它是高校在传统专业目录之外,依托学科优势,围绕特定学术前沿知识或新兴职业技术领域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官网,精练的一套跨专业微型课程体系,提供学习证明但不授予学位。其课程内容多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或实际工作应用场景,旨在提升学习者的岗位胜任力或跨学科综合能力,有助于解决高等教育供需错位、专业设置口径过窄、教学实践脱节等问题。

微专业以其“精”“灵”“新”“实”等特点,对高校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实践表明,微专业具有以下优势:一是课程设置精干。课时少、周期短,学习者可高效习得相关专业基础及前沿知识。二是组织形式灵活。微专业的组织结构、授课方式、授课时间灵活多样,打破了传统院系的界限,提高了教育服务的可及性和便捷性。三是教学内容新颖。部分高校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积极探索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将产业实践中的前沿技术带到课堂,推动教学内容的革新换代。四是学习效果务实。微专业课程设置直面市场、关注应用、重视实践,便于学习者将所学知识更好地转化为实际应用。因此,微专业迅速获得了各界认可。对于学习者,微专业修习成本低、性价比高,有助于其开拓视野、建立跨学科知识体系、增强实践能力、提升社会竞争力。对于高校,它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单一院系教学组织架构,促进不同学科师生间交流互动,加强跨学科知识生产扩散,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于社会,微专业有助于使教育资源更精准地对接市场,对推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微专业是优化课程组织模式的有益探索,对打破传统专业设置壁垒、解决高等教育供需错位、推动跨学科人才培养等具有实际效果。但应认识到的是,微专业具有内在局限性,它难以替代系统的学科建设,更难以独自担起培养复合型人才之责任。微专业并非培养跨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唯一路径,而是其中的基础一环,在发挥好其积极作用的同时,更需要与人才培养体制机制的整体改革相结合。

实践中,需要注意防范并避免微专业建设中的一些风险隐患。第一,要警惕专业设置过度注重工具价值而导致功利化倾向,要区分大学与培训机构的边界。尽管现代大学角色已从知识生产的“象牙塔”转向社会发展的“动力站”,但作为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其主要职责之一是创造和传播学科知识体系中最前沿的内容,这与社会培训机构具有本质区别。部分高校过于看重工具价值,客观上造成微专业与社会应试培训趋同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官网,偏离微专业的设置初衷,不利于培养学习者综合素质。第二,要防止课程内容盲目跟风倾向,杜绝教学同质化和低质化。课程源于学科bat365中文官方网站官网,是从学科知识中挑选出最有价值的部分所组成的教学内容。部分高校缺乏对本校学科特色和优势资源的充分挖掘,盲目跟风开设“热门”专业,导致教学同质化和低质化,损害了高校教学风气,不利于微专业长期建设。第三,要避免教学质量下降倾向,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因缺乏有效规划引导,高校微专业仍处于自发探索建设阶段,难免出现无序化和短视行为,育人质量参差不齐。部分高校微专业课程系统性弱、授课知识广度和深度有限、用人单位参与度低、学习者体验实际工作和跨学科交叉应用场景机会少等问题,也不同程度地制约着微专业的长远发展。

一方面,要加强对微专业的引导与管理。教育主管部门可研制关于微专业的指导意见,规范开设方向、课程设置、师资激励、学分管理、结业认证等方面,引导微专业良性有序发展。高校应紧跟最新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结合产业和社会需要,立足自身特色学科的比较优势,灵活调整人才培养方向,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内容,激励教师探索跨学科前沿知识,整合产业资源,加强对微专业培养质量的评估和监测,打造更多优质精品。

另一方面,要发挥好微专业对学科交叉融合和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探索和促进作用。高校开设微专业,为学科专业调整提供了“试金石”、为交叉学科建设派出了“先遣队”,是开展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形式上的变革。深层次的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不能仅停留于专业课程层面的简单叠加,更要将高质量微专业与交叉学科建设、本研贯通式培养、产学协同育人等有机结合,积极构建人才培养新格局,推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